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发布时间:2019-08-20 发布网站:脚本宝典
脚本宝典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脚本宝典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
八卦

在2014年9月22日的时候,ThinkJS 1.0开了一个简单的发布会,去抢啦几块蛋糕来~现在还记得蛋糕超级好吃!- 0 - 不过成银这套NodeJS框架真心很好用(可能是以前用J2EE的框架用得比较多,所以感觉MVC这类框架比较好理解,不过文章写得很详细,相信看完就能上手),也很强大,上手极快,我相信它将越来越火!下面我们来入个门哈,如果有写得不对的可以直接指出来,使自己进步 ^o^

如果要看官方文档资料,可以进入ThinkJS官网地址

当然,也少不了手把手视频教程,大家可以去看哦!

ThinkJS视频教程

一、安装ThinkJS

首先得知道ThinkJS是基于NodeJS来玩的MVC框架,所以第一步是先安装NodeJS,直接去官网下载一个pkg的安装包即可。

NodeJS官网

如果你翻墙不了,可以到我分享的360盘去下载:

NodeJS 360云盘地址 (提取码:47a2)

<!-- more -->

好啦,准备工作就这些,这里我使用的是Unix环境,如果你是Windows的话,可以去查其他教程,但是建议玩NodeJS就不要在Windows上玩了。下面我的命令基本都是使用sudo权限,看过我文章的都知道,是为了不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。

sudo npm install -g thinkjs-cmd

暂时还没遇到过下载不下来的情况,所以不需要用镜像了。下载完成后你会发现有一些依赖的库都顺带下载下来了。

我们可以先看一下ThinkJS依赖的NodeJS版本、包的文件地址、依赖信息

npm view thinkjs engines
npm view thinkjs reposITory.url
npm view thinkjs dePEndencies

这里就不贴结果了,可以运行试试,主要是依赖的版本和依赖信息,可以看出ThinkJS能够使用其他什么技进行开发(默认的模板引擎:ejs,NodeJS默认的就是这玩意;依赖ES6-Promise,可以让你感受不一样写JS的赶脚;还有WebSocket等实用接口)。

接来下我们先创建一个ThinkJS项目,按步骤来就行了,so easy!


//进入一个ROOT目录
cd ~/Documents
//创建项目根目录文件以及进入该文件
mkdir thinkjs && cd thinkjs
//快速创建
thinkjs .

这样子就可以了,很方便吧,最后会默认在终端提示:

Application create finished

并且打开默认浏览器,在浏览器中显示:


hello, thinkjs!

在浏览器地址栏,可以看出默认的端口是:8360

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撸码啦,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生成的ThinkJS的一个项目长什么样子吧。

二、项目目录简介

大家看了目录不要失望,对,就长下面那个戳样,不过真心是很好用的一个框架!

@H_38_126@

主要说一下App、www这两个目录,因为入门的话,完全就够了,不要搞得太复杂,以至于学不下去。

- App

这个文件里面的就是MVC设计模式的核心,你可以将APP/Lib目录展开,最后在APP目录下可以发现三个目录:

  • Model (数据模型)

  • Controller (控制类)

  • View (界面类)

所以分工相当的明确

MVC设计模式解决的问题之一是:M与V的解耦。C负责数据与界面数据的同步。但是这样说还是很模糊吧,如果学过J2EE的Struts2、SSH或者SPRing MVC会特别熟悉这一块,所以我们来通俗的说一下。

比如我们做项目的流程就是:

【创建数据库、表】->【取出数据】->【界面获取数据展现】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这里的流程简图为了更直观理解,所以倒放了,实际操作是逆向的。

现在我们在【取出数据】与【界面展现】中间隔离一下,将对数据的逻辑操作独立出来,形成一层【控制层】。

【控制层】就通过调用【数据模型】获取数据,来与【界面展现】进行交互,并且控制用户的输入,最后向【数据模型】层发送数据。这样就做到了【数据模型】层不直接与【界面展现】层打交道,达到解耦的目的。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现在有这样一个需求:我们要从数据库的“think_user”表中,读取数据,其中数据包括:用户名、用户头像、用户博客链接3个数据,最后展现到界面中,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: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很简单的需求,是吧!就是一个查询,再遍历展示的操作,不过只要你会了这一步,CRUD你就可以轻松掌握了。

接下来我们将按照:创建数据库和表 -> 编写数据模型 -> 编写控制层 -> 编写界面层的顺序来玩一玩ThinkJS。

三、创建数据库和表

之前的一篇文章写过Max OS X上搭建MySQL,这里我就直接开始了。

  • 创建数据库、创建think_user表

       create database blog;
       
       use bLOG;
       
       create table think_user (
           userid vArchar(20) not null,
           username VARchar(50) not null,
           passwd varchar(100) not null,
           photo varchar(255) not null,
           blogurl varchar(255) default null,
           Primary key(userid)
       );
    
  • 按照自己的需要添加一些数据,最好在创建库的时候使用UTF8编码和字符集。

最后搞出来的样子如下图所示: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创建的ThinkJS项目的对应数据库映射配置文件:

App/Conf/config.js

这个文件里面配置了一些MySQL的参数,官方解释得很清晰,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我们为什么表要以think_为前缀的原因。我的配置如下:

module.exports = {
      //配置项: 配置值
      port: 8360, //监听的端口
      db_type: 'mySQL', // 数据库类
      db_host: '127.0.0.1', // 服务器地址
      db_port: '', // 端口
      db_name: 'blog', // 数据库名
      db_user: 'root', // 用户名
      db_pwd: 'lulin', // 密码,= =明文的
      db_prefix: 'think_', // 数据库表前缀
};

这样我们的配置工作就弄完啦,可以开始撸码啦。先查询出全部的user信息。

四、编写数据模型

我们需要在“Lib/Model”目录下面建立一个文件"UserModel.js",详情如下图: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这里的名字是有讲究的,与数据库中的think_user表是对应的,默认除去think_前缀。不推荐使用奇葩写法来映射,虽然官方提供了自己手动做一些解析,但是要从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,好处以后会慢慢体现出来。

好,接下来我们看看查询think_user表的数据代码是怎么样子的:

module.exports = Model(function () {
    return {
        getUserList: 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var self = this;

            return self.select().then(function(data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data;
            });
        }
    };
});

是不是感觉简单爆啦!对,用起来就是这般酸爽!官方还提供了更多的方式,现在可以看看官网,留个印象。

这样子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getUserList()方法来得到数据对象,现在我们在控制层中,将数据传到界面的手上,途中可以做一些处理,好吧,来看看控制层怎么搞。

五、编写控制层

如上图,Controller层的Home目录默认有两个文件,这里成银使用的继承的方式来做,这样对于中小型开发是很有力的,当然结构控制得好,大型开发也同样给力,毫不逊色。IndexController继承于BaseController,BaseController里面基本就初始化,这里我们只需要修改IndexController来实现我们的需求。

module.exports = Controller("Home/BaseController", function(){
    "use strict";
    
    return {
        indexAction: function(){
            var self = this;
        
            var userModel = D('user');
            var userList = userModel.getUserList();
        
            //将数据库中的值传入userList变量中
            self.assign('userList', userList);
            //渲染到页面上,默认会渲染index_index.htML页面
            self.display();
        }
    };
});

代码也很好写吧,接下来就是写页面了,再将数据填充进去就完成需求了。

六、编写界面层

这里就跟ThinkJS没什么关系了,单纯的就是写页面,最后使用ejs填充数据。目录结构如下图,分别是HTMLCSS、JS代码的目录。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DOM结构(CSS代码附在文章末尾处了)

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

哎,hexo编译的时候报错,所以只好截图一张了。

不过要注意,引入的CSS和JS文件的相对路径是"resource/xxx/xxx"这样的,也就是说www目录是网站的ROOT目录。

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启动ThinkJS项目了,入口文件为:

www/index.js

所以进入www目录,使用下面的经典命令就可以在网页 http://127.0.0.1:8360 中浏览效果了,本例子中得效果就如最开始的那张图一模一样。

node index.js    

如果你还觉得不过瘾,你现在可以再写一个后台管理,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添加、编辑、删除功能,这样一个简单的系统就已经起来了!很简单是吧,完全感受不到框架的存在,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就对了,这样就是一个好框架了!^0^

附:本例子中的CSS代码

.main {
    min-height: 400px;
    _height: 400px;
    background: #ededed;
}
.content {
    text-align: center;
}
.items {
    display: inline-block;
    margin-left: -20px;
    *display: inline;
    *zoom: 1;
}
.item {
    float: left;
    width: 160px;
    margin-left: 20px;
}
.item-link {
    display: block;
    width: 100%;
    height: 100%;
    text-decoration: none;
}
.item-photo {
    display: block;
    width: 150px;
    height: 150px;
    border: 3px solid #f5f5f5;
    border-radius: 50%;
}
.item-username {
    display: block;
    width: 100%;
    height: 40px;
    line-height: 40px;
    font-size: 18px;
    text-align: center;
    color: #222;
}

脚本宝典总结

以上是脚本宝典为你收集整理的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全部内容,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一步步学习ThinkJS 1.x(一)所遇到的问题。

如果觉得脚本宝典网站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脚本宝典推荐好友。
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。小编QQ:384754419,请注明来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