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发布时间:2022-06-27 发布网站:脚本宝典
脚本宝典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脚本宝典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  • 前言
  • 什么是两层调度?
  • 两层调度设计
  • 两层调度架构
  • 分配算法
    • 最大最小公平算法
    • 主导资源公平算法。
    • 对比这两种调度算法
  • 知识扩展:两层调度如何保证不同的业务不会互相干扰?
  • 总结


前言

单体调度的核心是,所有节点的资源以及用户的任务均由中央服务器统一管理和调度。因此,中央服务器很容易成为单点瓶颈,会直接导致其支持的调度规模和服务类型受限。

于是两层调度就出现了

什么是两层调度?

在单体调度架构中,中央服务器的单点瓶颈问题,会限制调度的效率和支持的任务类型。中央服务器的性能会限制调度的效率很好理解,但为什么会限制支持的任务类型呢?

这是因为不同的服务具有不同的特征,对调度框架和计算的要求都不一样。比如,业务最开始时只有批处理任务,后来发展到同时还包括流数据任务,但批处理任务是处理静态数据,流数据任务却是处理实时数据。显然,单体调度框架会随着任务类型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,最终出现扩展瓶颈。

为了提升调度效率并支持多种类型的任务,把资源和任务分开调度,一层调度器只负责资源管理和分配,另外一层调度器负责任务与资源的匹配。这种调度架构就是两层调度

两层调度结构对应的就是两层调度器,资源的使用状态同时由中央调度器和第二层调度器管理,中央调度器从整体上进行资源的管理与分配,将资源分配到第二层调度器;再由第二层调度器负责将资源与具体的任务配对,因此第二层调度可以有多个调度器,以支持不同的任务类型。

如下图所示,Scheduler-1 表示第一层调度,负责收集和管理集群中的资源信息;Scheduler-2 表示第二层调度,Scheduler-1 会将集群资源发送给 Scheduler-2,然后 Scheduler-2 根据任务的资源需求和 Scheduler-1 发送的资源信息进行任务匹配和调度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两层调度器中的第一层调度器仍是一个经简化的中央调度器,通常放在分布式集群管理系统中,而第二层调度则是由各个应用程序框架完成。

两层调度器的职责分别是:

  • 第一层调度器负责管理资源并向框架分配资源,
  • 第二层调度器接收分布式集群管理系统中第一层调度器分配的资源,然后根据任务和接收到的资源进行匹配。

采用两层调度结构的集群管理系统有很多,典型代表是 apache Mesos 和 Hadoop YARN。

两层调度设计

由于 Mesos 只负责底层资源的管理和分配,并不涉及存储、 任务调度等功能,因此 Mesos 要实现类似 Borg 那样的资源与任务管理,还需要上层框架的配合。

具体到两层调度架构上,;mesos 本身实现的调度器为第一层调度,负责资源管理,然后将第二层任务调度交给了框架完成。

两层调度架构

以 Mesos 为基础的分布式资源管理与调度框架包括Mesos 资源管理集群和框架两部分:

  • 资源管理集群是由一个 Master 节点和多个 Slave 节点组成的集中式系统。每个集群有且仅有一个 Master 节点,负责管理 Slave 节点,并对接上层框架;Slave 节点向 Master 节点周期汇报资源状态信息,并执行框架提交的任务。
  • 框架(Framework)运行在 Mesos 上,是负责应用管理与调度的“组件”,比如 Hadoop、Spark、MPI 和 Marathon 等,不同的框架用于完成不同的任务,比如批处理任务、实时分析任务等。框架主要由调度器(Scheduler)和执行器(Executor)组成,调度器可以从 Master 节点获取集群节点的信息 ,执行器在 Slave 节点上执行任务。

Mesos 是一个典型的双层调度框架。Mesos Master 上有一个调度器(也就是 Allocation Module),负责管理并分配集群中的所有资源,是第一层调度。框架上负责任务的管理与调度的调度器,是第二层调度,如下图所示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Mesos 两层调度的基本原理:

  • 框架向 Mesos Master 注册;
  • Mesos Slave 节点定期或周期向 Mesos Master 上报本节点的空闲资源;
  • Mesos Master 的 Scheduler 进程收集所有节点的空闲资源信息,并以 Resource Offer 的方式将空闲资源发送给注册的框架;
  • 框架的 Scheduler 接收到 Mesos 发送的资源后,进行任务调度与匹配,匹配成功后,将匹配结果下发给 Mesos Master,并由 Mesos Master 转发给相应节点的执行器执行任务。

Mesos 实现双层调度时,采用 Resource Offer 机制衔接了第一层和第二层调度。Resource Offer 机制指的是 Mesos Master 主动将节点空闲资源,以类似发放(Offer)的方式发给每个框架,如果框架需要则使用,不需要则还回。

通过 Resource Offer 机制,第一层调度将资源主动告知第二层调度,然后第二层调度进行具体的任务匹配,从而实现了任务调度与资源管理的分离,Mesos Master 通过资源分配算法决定给各个 Framework 提供多少资源,而 Framework 则决定接受哪些资源,以及哪些任务使用这些资源运行。这样一来,一个两层调度架构就实现了。

资源分配算法

Mesos 的资源分配算法解决的问题是,决策需要将当前可用资源分配给哪些框架以及分配多少。两种主要的资源分配算法:

  • 最大最小公平算法(Max-min Fairness,MMF)
  • 主导资源公平算法(Dominant Resource Fairness,DRF)。

最大最小公平算法

最大最小公平算法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,尽可能让更多人满意的资源分配算法。有 3 个主要原则:

  • 按照用户对资源需求量递增的顺序进行空闲资源分配;
  • 不存在用户得到的资源超过自己需求的情况;
  • 对于分配的资源不满足需求的用户,所获得的资源是相等的。

在执行资源分配时,最大最小公平算法按照上述 3 条原则进行多次迭代,每次迭代中资源均平均分配,如果还有剩余资源,就进入下一次迭代,一直到所有用户资源得到满足或集群资源分配完毕,迭代结束。

假设,现在有总量为 100 的空闲资源,有 4 个用户 A、B、C、D 对该资源的需求量分别为(35,10,25,45),分配流程如下所示:

  1. 按照用户对资源的需求量升序排列,则 4 个用户的需求量为(B:10,C:25,A:35,D:45)。
  2. 平均分配空闲资源。资源空闲总量 100,除以用户数 4,则平均空闲资源量为 25;按照第一步中需求量分配后,用户资源需求量为(0,0,10,20),且用户 B 由于资源需求量小于 25,因此会剩余资源。此时空闲资源量为 15,资源需求人数为 2。
  3. 重复第二步,平均分配资源,15/2=7.5,即分别为用户 A 和 D 分配 7.5 份资源,此时用户资源需求量为(0,0,2.5,12.5),空闲资源量为 0,资源需求人数为 2。
  4. 所有资源已分配完,算法终止。

最大最小公平算法的执行流程,如下图所示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在这个案例中,最大最小公平算法是由于所有资源全部分配完才终止的。至此,对于需求量为(10,25,35,45)的用户们来说,分配到的资源是(10,25,32.5,32.5)。这个算法的另外一个结束条件是,资源分配满足了所有用户的资源需求,即当没有用户有资源需求时,算法也会终止。

主导资源公平算法。

最大最小公平算法采用了绝对公平的方式分配资源,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,比如用户需求量为 35 和 45 的用户 A 和用户 D,均分配了 32.5 的空闲资源,但由于资源不满足需求,这两个用户均无法使用。

而主导资源公平算法在考虑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,还考虑了用户对不同资源类型的需求,以尽可能地合理分配资源。同样的资源量,主导资源公平算法可以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用户。

在 Mesos 中,框架对资源的需求包括对 CPU、内存等多种类型资源的需求。针对多种资源的需求,主导资源公平算法首先计算已经分配给用户的每一种资源的占用率(Resource Share),比如已经分配的 CPU 占总资源量的多少,已经分配的内存占总资源量的多少。所有资源占用率中的最大值称作该用户的主导资源占用率,而主导资源占用率对应的资源就是用户的主导资源。

假设系统中的资源共包括 18 个 CPU 和 36 GB 内存,有两个 Framework(Framework A 和 Framework B)分别运行了两种任务,假设 Framework A 运行内存密集型任务,Framework B 运行 CPU 密集型任务,且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资源量是一致的,分别是 <2 CPU, 8 GB> 和 <6 CPU, 2 GB>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第一步:计算资源分配量。

假设 x 和 y 分别是 Framework A 和 Framework B 分配的任务数,那么 Framework A 消耗的资源为{2x CPU,8x GB},Framework B 消耗的资源数为{6y CPU,2y GB},分配给两个 Framework 的总资源量为(2x+6y)个 CPU 和(8x+2y)GB 内存。

第二步:确定主导资源。

对于 Framework A 来说,每个任务要消耗总 CPU 资源的 2/18,总内存资源的 8/36,所以 Framework A 的主导资源为内存;对于 Framework B 来说,每个任务要消耗总 CPU 资源的 6/18 和总内存资源的 2/36,因而 Framework B 的主导资源为 CPU。

第三步:DRF 算法的核心是平衡所有用户的主导资源占用率,尽可能试图@R_406_2817@所有用户中最小的主导资源占用率。通过求解下列公式,可以计算出 Framework A 和 Framework B 分配的任务数,并且要在满足公式的条件下,使得 x 和 y 越大越好。

2x+6y≤18
8x+2y≤36
8x/36=6y/18

通过求解可以得出:x=3,即 Framework A 可以运行 3 个任务;y=2,即 Framework B 可以运行 2 个任务。这样分配的话,每个 Framework 获取了相同比例的主导资源,即:A 获取了 2/3 的内存,B 获取了 2/3 的 CPU,从而在主导资源上体现了调度算法的公平性。

在实际任务分配过程中,主导资源率是根据已经分配给 Framework 的资源,占集群中总资源量的多少进行计算的,并且在每次分配过程中,会选择主导资源最小的 Framework 进行分配,也就是试图最大化所有用户中最小的主导资源占用率。

对比这两种调度算法

最大最小公平算法适用于单一类型的资源分配场景,而主导资源公平算法适用于多种类型资源混合的场景。并且,最大最小公平算法从公平的角度出发,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多于需求量的资源;而主导资源公平算法从任务出发,目的在于尽量充分利用资源使得能够执行的任务越多越好。

知识扩展:两层调度如何保证不同的业务不会互相干扰?

当多个业务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,共同使用 CPU、内存,以及系统环境时会存在相互干扰。

隔离不同的业务资源和环境,就不会相互干扰了。就好比接触的虚拟机一样,在同样的服务器上安装多个虚拟机,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虚拟机上运行,这些用户互不干扰。在 Mesos 中,实现这种资源隔离的是容器。

容器的实质是进程,该进程运行于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命名空间,可以拥有自己的 root 文件系统、自己的网络配置、自己的进程空间,甚至是自己的用户 ID 空间。Mesos 支持的容器,包括 Linux 自带的 cgroups 和 docker。

所以说,Mesos 正是用容器隔离开了不同的业务,使得它们运行时不会互相干扰。

总结

两层调度是一种资源和任务分开调度的设计,一层调度器只负责资源的管理和分配,另外一层调度器负责任务与资源的匹配。

在 Mesos 中,第一层资源调度由 Mesos 提供,第二层任务调度由框架提供,Mesos 将资源以 Resource Offer 的形式发放给框架调度器,框架调度器根据任务需求和得到的资源信息进行任务匹配调度,为此提高了调度的并发性。

第一层的调度算法,通常有最大最小公平算法和主导资源公平算法等。

两层调度的一个问题是,由于第二层调度只能获得部分资源视图,因此无法实现全局最优调度。

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

两层调度提供了多租户多框架的支持,如果业务类型比较多或者面向的是不同的租户的话,建议采用两层调度框架。

脚本宝典总结

以上是脚本宝典为你收集整理的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全部内容,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分布式调度架构:两层调度所遇到的问题。

如果觉得脚本宝典网站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脚本宝典推荐好友。
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。小编QQ:384754419,请注明来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