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ync远程同步部署

发布时间:2022-07-04 发布网站:脚本宝典
脚本宝典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sync远程同步部署脚本宝典觉得挺不错的,现在分享给大家,也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
目录:

一、rsync (Remote Sync,远程同步)

二、部署rsync服务器

三、发起端

四、发起端配置 rsync+inotify

 

一、rsync (Remote Sync,远程同步)

  • 是一个开源的快速备份工具,可以在不同主机之间镜像同步整个目录树,支持增量备份,并保持链接和权限,且采用优化的同步算法,传输前执行压缩,因此非常适用于异地备份、镜像服务器等应用。
  • 在远程同步任务中,负责发起rsync同步操作的客户机称为发起端,而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rsync同步操作的服务器称为同步源。在同步过程中,同步源负责提供文件的原始位置,发起端应对该位置具有读取权限。

二、部署rsync源服务器

rpm -q rsync							#一般系统已默认安装rsync

#建立/etc/rsyncd.conf 配置文件
vim /etc/rsyncd.conf				#添加以下配置项
uid = nobody					    #也可以为root
gid = nobody					    #也可以为root
use chroot = yes					#禁锢在源目录
address = 192.168.200.40			#监听地址,监听本机地址
port 873						    #监听端口 tcp/udp 873,可通过cat /etc/services | grep rsync查看
LOG file = /VAR/log/rsyncd.log		#日志文件位置
pid file = /var/run/rsyncd.pid		#存放进程 ID 的文件位置
hosts allow = 192.168.200.0/24		#允许同步的客户机网段
[wwwroot]					        #共享模块名称
path = /var/www/htML				#源目录的实际路径(同步的目录)
comment = Document Root of www.gcc.COM
read only = yes					    #是否为只读
dont comPress = *.gz *.bz2 *.tgz *.zip *.rar *.z		#同步时不再压缩的文件类型
auth users = backuPEr				#授权账户,多个账号以空格分隔
secrets file = /etc/rsyncd_users.db			            #存放账户信息的数据文件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uid = nobod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gid = nobod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use chroot = y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address = 192.168.200.40
port 87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log file = /var/log/rsyncd.lo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pid file = /var/run/rsyncd.pi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hosts allow = 192.168.200.0/24
[wwwroot]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path = /var/www/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comment = Document Root of www.gcc.com
read only = y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dont comPRess = *.gz *.bz2 *.tgz *.zip *.rar *.z                
auth users = backup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secrets file = /etc/rsyncd_users.db 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#如采用匿名的方式,只要将其中的“auth users”和“secrets file”配置项去掉即可。
#为备份账户创建数据文件
vim /etc/rsyncd_users.db
backuper:abc123					#无须建立同名系统用户

chmod 600 /etc/rsyncd_users.db
#补充:SSH -i 密钥文件位置 root@192.168.200.1   #授权远程登录
#密钥文件的权限需要是600

#保证所有用户对源目录/var/www/html 都有读取权限

#安装http服务
yum -y install httpd
Systemctl start httpd
systemctl enable httpd

mkdir -p /var/www/html
echo “this is gcc” > /var/www/html/gcc.txt

chmod +r /var/www/html/
ls -ld /var/www/html/    #以长格式显示文件目录权限
drwxr-xr-x. 2 root root 6 2月  28 09:01 /var/www/html/

#启动 rsync 服务程序
rsync --daemon					#启动 rsync 服务,以独立监听服务的方式(守护进程)运行 

netstat -anpt | grep rsync

#关闭 rsync 服务的方法
kill $(cat /var/run/rsyncd.pid)
rm -rf /var/run/rsyncd.pid

三、发起端

基本格式:
rsync [选项] 原始位置 目标位置

常用选项:
-r; 递归模式,包含目录及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。
-l: 对于符号链接文件仍然复制为符号链接文件。.
-V: 显示同步过程的详细(verbose) 信息。
-z: 在传输文件时进行压缩( compress) 。
-a: 归档模式,保留文件的权限、属性等信息,等同于组合选项"-rlptgoD"。
-p: 保留文件的权限标记。
-t: 保留文件的时间标记。
-g: 保留文件的属组标记(仅超级用户使用)。
-o: 保留文件的属主标记(仅超级用户使用)。
-H: 保留硬连接文件。
-A: 保留ACL属性信息。
-D: 保留设备文件及其他特殊文件。
--delete: 删除目标位置有而原始位置没有的文件。
--checksum:根据校验和(而不是文件大小、修改时间)来决定是否跳过文件。


#将指定的资源下载到本地/opt 目录下进行备份。
格式一:
rsync -avz backuper@192.168.200.40::wwwroot /opt/		#密码abc123

格式二:
rsync -avz rsync://backuper@192.168.200.40/wwwroot /opt/

#查看同步获取的文件
cat /opt/gcc.txt
this is gcc

#免交互格式配置:
cd /opt
rm -rf gcc.txt

echo "abc123" > /etc/server.pass
chmod 600 /etc/server.pass

crontab -e
30 22 * * * /usr/bin/rsync -avz --delete --password-file=/etc/server.pass backuper@192.168.200.40::wwwroot /opt/

systemctl restart crond
systemctl enable crond

四、发起端配置 rsync+inotify

  • 使用inotify通知接口,可以用来监控文件系统的各种变化情况,如文件存取、删除、移动、修改等。利用这一机制,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文件异动告警、增量备份,并针对目录或文件的变化及时作出响应
  • 将 inotify 机制与 rsync 工具相结合,可以实现触发式备份(实时同步),即只要原始位置的文档发生变化,则立即启动增量备份操作;否则处于静默等待状态
  • 因为 inotify 通知机制由 Linux 内核提供,因此主要做本机监控,在触发式备份中应用时更适合上行同步

1、修改rsync源服务器(192.168.116.60)配置文件

vim /etc/rsyncd.conf
......
read only = no			          #关闭只读,上行同步需要可以写

kill `cat /var/run/rsyncd.pid`
netstat -natp | grep rsync

rsync --daemon
netstat -natp | grep rsync
 
chmod 777 /var/www/html

 

2、调整 inotify 内核参数(在客户端配置:192.168.116.70)

在Linux内核中,默认的inotify机制提供了三个调控参数:max_queue_events(监控事件队列,默认值为16384)、max_user_instances(最多监控实例数,默认值为128)、max_user_watches(每个实例最多监控文件数,默认值为8192)。当要监控的目录、文件数量较多或者变化较频繁时,建议加大这三个参数的值

cat /proc/sys/fs/inotify/max_queued_events
cat /proc/sys/fs/inotify/max_user_instances 
cat /proc/sys/fs/inotify/max_user_watches 

vim /etc/sysctl.conf 

fs.inotify.max_queued_events = 32768
fs.inotify.max_user_instances = 1024
fs.inotify.max_user_watches = 1048576

sysctl -p

 

3、安装 inotify-tools(在客户端配置:192.168.116.70)

  • 用 inotify 机制还需要安装 inotify-tools,以便提供 inotifywait、inotifywatch 辅助工具程序
  • notifywaIT:可监控modify(修改)、create(创建)、move(移动)、delete(删除)、attrib(属性更改)等各种事件,一有变动立即输出结果
  • inotifywatch:可用来收集文件系统变动情况,并在运行结束后输出汇总的变化情况
#依赖环境
mount /dev/cdrom /mnt     #挂载磁盘
yum install gcc gcc-c++ make -y
#将压缩包inotify-tools-3.14.tar.gz上传至/opt目录下,然后进行解压
tar zxvf inotify-tools-3.14.tar.gz -C /opt/

cd /opt/inotify-tools-3.14
./configure
make && make install

#执行“inotifywait”命令,然后在另一个终端向/var/www/html 目录下添加文件、移动文件,跟踪屏幕输出结果。
#执行下面命令后会进入监听模式,无法操作,所以需要另开一个终端页面进行作
inotifywait -mrq -e modify,create,move,delete /opt

#选项“-e”:用来指定要监控哪些事件
#选项“-m”:表示持续监控
#选项“-r”:表示递归整个目录
#选项“-q”:简化输出信息

 

4、在客户端(192.168.116.70)编写触发式同步脚本

vim /opt/inotify.sh
#!/bin/bash
INOTIFY_CMD="inotifywait -mrq -e modify,create,attrib,move,delete /var/www/html/"     #持续监控
RSYNC_CMD="rsync -apzH --delete --password-file=/etc/server.pass /var/www/html/ backuper@192.168.200.40::wwwroot/"     #进行同步
$INOTIFY_CMD       #输出监控内容
$INOTIFY_CMD | while read DIRECTORY EVENT FILE     #遍历
##while判断是否接收到监控记录
do
    if [ $(pgrep rsync | wc -l) -le 0 ] ; then    #判断是否正在执行同步
        $RSYNC_CMD
    fi
done

chmod +x /opt/inotify.sh
chmod 777 /var/www/html
chmod +x /etc/rc.d/rc.local
echo '/opt/inotify.sh' >> /etc/rc.d/rc.local				#加入开机自动执行

mkdir -p /var/www/html/     #创建脚本中进行同步的目录

#注意!192.168.200.40 是远程同步服务器ip(即源端IP)

上述脚本用来检测本机/ var/ www/html 目录的变动情况,一旦有更新触发rsync同步操作,上传备份至服务器192.168.116.60的wwwroot 共享目录下。

触发式上行同步的验证过程如下:(1)在本机运行/opt/inotify_ rsync.sh 脚本程序。(2)切换到本机的/var/www/html 目录,执行增加、删除、修改文件等操作。(3)查看远端服务器中的wwwroot目录下的变化情况。

5、使用rsync来实现快速删除大量文件

假如要在linux下删除大量文件,比如100万、1000万,像/usr/ local/nginx/Proxy_ temp的nginx缓存等,那么rm -rf *可能就不好使了,因为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rsync来巧妙处理。rsync实际用的是替换原理。

先建立一个空的文件夹:mkdir /home/blank

用rsync删除目标目录:

rsync --delete-before -a -H -v --progress --stats /tmp/linuxany /usr/local/nginx/proxy_temp这样目标目录很快就被清空了

选项说明:

--delete-before接收者在传输进行删除操作
-a归档模式,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,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
-H保持硬连接的文件
-v详细输出模式
--progress在传输时显示传输过程
--stats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脚本宝典总结

以上是脚本宝典为你收集整理的rsync远程同步部署全部内容,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rsync远程同步部署所遇到的问题。

如果觉得脚本宝典网站内容还不错,欢迎将脚本宝典推荐好友。

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网络收集整理提供,作为学习参考使用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如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联系处理。小编QQ:384754419,请注明来意。